找到相关内容19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宗六变——第五章 宋元明清禅──禅宗五变

    历史的倒退,治史学者持此论者甚众。实际上,四朝之教禅合一,乃是禅宗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的继续发展。此时的禅宗,是以“佛心”──佛门正统的身份回到佛教之中,[禅是佛心,教是佛语,律是佛行。语出益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1543999.html
  • 弥陀净土信仰对汉儒内心世界的影响

    净土为归。由上二文,我们应可明白,彭际清是因阅读紫柏达观、云栖祩宏、憨山德清及益智旭,所谓明末清初四大师的著书而由儒向佛,且成为一位「志在西方,行在梵网」的净土教实践者。不过,这也与他一向敬仰梁溪(...莲池云栖说禅净一致,益智旭述台净一致。对此,彭际清居士以华严同旨为宗,而阐西方之教,所论教净一致,是放异彩于中国净土教学史上(71自译)。 又望月信亨在《中国净土教理史》上亦说:主要是基于华严教旨而立论,...

    释慧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5345124.html
  • “安那般那”初探

    正27.133c~134a)[14]  谓诸有情处胎卵位,先于脐处业生风起,穿身成穴如根茎。最初有风来入身内,乘兹口鼻余风续入,此初及后名入息风,此入息风适至身内,有风续出名出息风。(大正29....

    释空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3245668.html
  • 台湾当代净土思想的新动向----思想史的探讨

    万善同归集》以来,融合的思想就逐渐成为中国近世佛教的主流。明末的莲池大师(1535-1615 A.D.)著《阿弥陀经疏抄》,以华严理事一心的义理,诠释禅净融合的思想,发展到最高峰。稍后的益智旭(...

    江灿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2245897.html
  • 天台智者的“一念三千”说之研究

    明末,幽溪传灯(西元 1554 ~ 1627 )及益智旭(西元 1599 ~ 1655 )两位大师之见解相当不同, 在此仅作简介 ,不予细论,传灯在其〈性善恶论...

    张瑞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2446598.html
  • 明末清初律宗千华派之兴起——兼论当时诸师之律学思想

    印度学佛教学》,9卷1号,1961.01,页323-326。  24. 冢本俊孝,《雍正乾隆二帝佛学》,收入《印度学佛教学》,11卷2号,1963.03,页178-179。  25. 利根川浩行,《...

    陈金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0150293.html
  • 圣空法师著:清世宗与佛教(1)

    ,则为撰写本文最大的动机,以及希望能够处理的问题。  此外,清朝的佛教,由于历经明末时期,云栖祩宏[16][16] 与益智旭[17][17] 二人力倡西方净土信仰,使得净土信仰独占明、清以后的中国...

    圣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0150294.html
  • 真言教义汇集 (下)

    生水,从根至首,一切皆满,如是入第三禅,其身以无喜之乐,遍满身心……。」   至于初禅、二禅、三禅所感受的喜乐有何不同?《禅法要解》的回答是:「初禅觉观故,乐不遍身〈来自于外〉。二禅大喜惊故〈来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5350406.html
  • 憨山德清的三教一源论

    ------------------  [1] 圣严法师列举了晚明居士佛教兴起的两个原因:其一,宋明儒家的抬头给了佛教的大刺激,所以有云栖袾宏、紫柏真可、憨山德清、益智旭等杰出僧人出现,使士大夫阶级...

    夏清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2350773.html
  • 《观无量寿佛经》的观念法门

    一定要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,那就是在临命终的时候能幸遇善知识为他说法,而且闻法之后能够生信、愿生、称名,这在芸芸的众生界当中,实属罕见的胜事。益智旭(1599~1655)在《阿弥陀经要解》中说:...

    向学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3350944.html